网信视点丨高校数字化转型如何破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教育网络 Author 关注数字化转型
关注未名赛博空间
分享北大探索经验
聚焦时代发展前沿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大势所趋。
高校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变革
2022年初,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年度工作要点中正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是2022年教育领域的“关键词”。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日益加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对高校治理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过去两年,疫情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加速了高校向数字化迈进的步伐。
但严格来说,很多为应对疫情而进行的转变只能算是“数字化升级(Digital Upgrade)”,而不是更具颠覆性的“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对高校来说,数字化升级通常是指修补现有系统或购买新系统以应对技术挑战。而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升级系统设备,或直接将传统的线下教育搬到线上,其要义在于“转”,是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领域的系统性转变,其颠覆性在于打破孤岛、转变观念、重塑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开展教学和管理的方式。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是技术创新,而是业务创新、模式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也指出:“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不仅要求数字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更是大力倡导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优化和转变高等教育机构的运营方式、战略方向和价值主张,形成适应新的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大势所趋。对高校而言,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数字化转型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的必选项。
高校数字化转型需应对多重挑战
推进高校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发展过程,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比较典型的难题和挑战有以下几点。
1.思维理念重塑
近年来,各高校在信息化培训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师生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依然不足。实际上,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帮助人们理解和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新技术,而不是部署技术本身。正如上海纽约大学信息技术部主任常潘所述: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让所有人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改变那些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拥抱数字技术。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也认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首要核心任务就是思维和观念的转变,要在全校层面建立数字化思维。
2. 管理流程重塑
很多高校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各自分割、不平衡不兼容、信息孤岛等现象,需要重新梳理业务流程,打破部门壁垒、梳理办事“难点”“堵点”,形成“一网通办”的新格局,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和办公协同,推动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为此,数字化转型需要破解来自技术、业务和数据治理等多方面的难题。
3. 教学模式重塑
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至今依然是教育追求的至高境界。如何通过创设数字化和自适应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和智能化的开放教育资源,以支持个性化和精准化的学习需求,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是高校数字化转型需要跨越的障碍难题。
高校数字化转型需描绘发展图景
高校数字化转型是个宏大的命题。很多高校信息化专家在谈及相关话题时,都有一个共性思路:
高校数字化转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学校的整体目标和使命愿景开展。《EDUCAUSE 2022 年度十大IT议题》报告也同样指出,要实现应有的高等教育目标,应从制定共同愿景和战略开始,进而构建以学生的成功为中心的可持续经营模式。
陈文智这样描述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
首先,在以服务师生为本的总体目标下,提炼出最终师生可感知的图景;其次,细化出要达到这样的可感知图景,需要哪些标志性成果;然后,再寻求要实现这些标志性成果,需要哪些突破性抓手;最后,再确认这些突破性抓手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系统的支撑。
面向未来的发展图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寻高校数字化转型的破题之举。
首先是制定转型战略。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春江等指出,“要审视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新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思路和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精细管理和社会服务愿景,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然后以规划为指导,考虑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到统筹协调、分工合作。
其次是建立人才保障。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技术不断变化,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编制少、收入低、评职称难、资源难以保障等导致不少高校信息化队伍人数少且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要重视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引进机制和发展空间问题”,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办、网络中心副主任郑凯就此表示,“保持信息化队伍的稳定性,壮大信息化团队力量,亟需建立适应信息化人才的引进机制。” 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资源保障,探索多渠道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和完善人事薪酬制度,为信息化人才成长、施展才干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进一步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方式,切实做好人才科学配备、资源高效使用,为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此外是构建联合生态。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玉平认为,“仅仅靠高校自身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是巨大的,要构建整个生态,广泛引入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灵活运营模式,突破人才壁垒和组织边界。”这就要求高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与相关合作企业、机构等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共同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
(微信号:edu-info2004)
往期推荐
❖
网信视点 | 邬贺铨:最新5G报告
❖
网信视点 | 论数字领导力:数字科技时代的国家治理
❖
网信视点丨郝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大学担当
❖
网信视点丨梅夏英:信息和数据概念区分的法律意义
❖
网信视点丨张玉振:高校信息化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
❖
网信视点丨走好中国特色网络强国建设之路
❖
网信视点 | 贯彻《个人信息保护法》,十大要点需注意
❖
网信视点丨邬贺铨:加快IPv6规模部署 支撑网络强国建设
❖
网信视点丨新时代的数字治理
❖
网信视点丨网络家园如何变得更安全?